张清杨_问手轩咏春拳太极拳总教练
清杨子,姓张,名勇,字忠军,号清杨。当代咏春拳、太极拳、阳明学继承者,传播者。上海洛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法人,旗下问手轩品牌的创建者,问手轩咏春拳、太极拳资深教练,问手轩功夫哲学阳明心学资深讲师。自幼跟曾祖父学练杨式八十五势大架太极拳。一九九四年学练叶系咏春拳小念头、寻桥、木人桩桩影,受教于旅居哈尔滨市的咏春拳传人黄黛华。一九九六年又得益于咏春拳讲手王黄淳梁。一九九七年遇明师张书桐,以阳明心学融汇咏春拳、太极拳,渐入精一之境。二零零九年于上海开馆传艺。所教咏春拳学生遍布世界各地,为推动中国功夫哲学事业,作出了很大贡献。曾著书《太极体用十三篇》、《阶及神明》、《咏春拳发阳论》、《太极拳谱传薪》、《道德经读后感》、《太极咏春门》、《阳明心学,圣贤之道》等书。多年来以所著之书为纲,讲授咏春拳、太极拳、阳明心学,奔波劳苦,从不懈怠。
主要研究
张清杨,阳明心学造诣颇深,融通佛老,以武证道,德行高尚。他以“治绝学以存身,修心学以弘道”为人生理想。性格洒脱,语言犀利,为人真诚和善,处世实事求是,能把高深的哲理说得简明易懂。文学造诣相当深厚,才华横溢,思维敏捷,犹擅古诗。每提诗,皆机锋精巧,见解独到。
张清杨,治咏春拳学,由形至劲,由劲至心,大中至正。根据咏春拳制胜搏击理念,在入门筑基中创立九手五步,以练习虚实兼到;在摊、膀、伏三大手法中创立问手三才棒动作,以练习手、步、身、形、桩、劲与结构;在木人桩练习方法中细划为桩势、桩法与桩功三个阶段;在咏春拳高级训练中创立过手定式、分封合漏、破势初阶等实战演练法;在特级训练中创立破势禁手与木人桩功练法,以臻于功夫哲学的禅武境界。
张清杨在太极拳方面,创立正反S线的九阶三势练法而独辟蹊径,解悟“静中触动动犹静”,直臻道家要旨。融太极拳《阴阳诀》、《乱环诀》于咏春拳听桥与行桥功夫之中,至使太极咏春均及化境。
张清杨由太极拳拳理而深入宋明理学,又由咏春拳拳理而深入王阳明心学,悟圣贤之道。整编道问学十九讲。在阳明学、太极拳、咏春拳中提炼精粹,创立一拳道,又名阳明九势。在阳明学讲课中,语言简练诙谐,表达鞭辟入里。常赋予艰涩难懂之词汇以明易而深邃的诠释。例如,他说:“圣贤便是能够发见与道同一的本心并随处而阳明的人。”“恻怛便是向大道至中方向寻求平衡的真诚流动。”凡此种种,不胜枚举。
教练简历:
1973年10月出生于中国东北黑龙江省拜泉县
1980年9月学习杨式大架太极拳及家传小架散手
1989年9月起与时任安徽省武协会长的杨式太极拳第五代宗师方宁书信往来
1993年8月正式拜太极大师方宁门下指点道传三世七太极拳,同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,同年冬,在太极拳的影响下,读《全真秘要》
1994年6月向旅居哈市咏春拳民间高手黄黛华女士学习咏春拳小念头、寻桥及木人桩桩影(即脱手木人桩),同年秋读《朱子语类》
1996年10月到北京参加黄淳梁咏春拳短训班进行咏春拳素质体能训练,学习咏春拳基本功、小念头及寻桥。偶读钱穆《阳明学述要》开始修习王阳明心学
1999年3月于长白山长拳名家汪直居所遇师张书桐,学练北脉咏春拳标指与过手
2000年9月至北京进修微软认证系统工程师(MCSE),遇太极拳名家李琏传人学习杨少候太极拳用架
2001年1月定居上海
2002年2月加入上海精武体育总会,又退出(至2009年又第二次加入)
2003年6月任瑞鼎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信息资源部经理兼企划经理,同年至上海交通大学进修
2004年3月协助朋友创建上海格物机械有限公司,经艺术家朋友推荐兼任长宁区民俗文化馆太极拳咏春拳教练
2005年5月任锐毕利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信息资源部经理,同年组织咏春拳爱好者交流活动
2006年7月独创太极拳题材小说《东边有木》脱稿并注册版权,后更名为《阶及神明》,只印内部交流册,未出版
2007年7月写成咏春拳教材《问手》,后几经修订,只作内部交流之用,不出版,同年秋修完上海交通大学MBA学位。
2008年7月完成编写并出版太极拳理论著作《太极体用十三篇》,开始使用笔名兼艺名应物。同年,完成咏春拳木人桩理论文章《咏春拳木人桩功》(后于2010年在百度百科首发)
2009年10月,通过上海交通大学青年才俊特训营企业管理人才培训
2010年2月加入新长宁教育培训中心传播国学,兼咏春拳太极拳班教练,同年任英武功夫馆咏春拳教练,同年获北京大学哲学系佛学硕士学位
2010年9月创建上海洛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组织太极拳咏春拳交流会所
2011年3月任张爱玲故居苏河文苑太极拳咏春拳教练顾问,同年完成《职业经理人的太极拳修为》、《三世七太极拳新编》等书
2011年7月创建沪上深藏咏春拳武馆即应物咏春拳馆
2012年2月创建问手轩上海嘉定南翔分馆
2012年12月创建问手轩咏春拳龙韬功夫馆
2013年3月完成《咏春拳发阳论》
2014年5月完成《问手轩功夫教程》与《太极拳谱传薪》
2016年3月于问心行道阳明学院开讲自著讲义《阳明心学,圣贤之道》
战例总结:
从一点不懂武术,到懂的多一点儿武术,经历过无数,感觉无论是胜还是负都有一种说不出道不明的遗憾。曾经怀疑自己对功夫的钟爱与执着。直至丰富中国古典哲学思想,并在王阳明《心学》以及熊十力《体用论》的影响下树立了修身明德的思想,始知功夫之大用。
教练特点:
勤学精思,与人无争。重视逻辑,超离逻辑。中国古典哲学内蕴深厚。立下〈治绝学以存身,修心学以弘道〉的人生追求。
问手轩中国上海咏春拳培训中心(021-62337798)资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