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太极拳解】_027.物来顺应
原文:
行气如九曲珠,无微不到;运劲如百炼钢,何坚不摧?形如搏兔之鹘,神似捕鼠之猫。曲中求直,蓄而后发。收即是放,连而不断。极柔软,然后能极坚刚;能黏依,然后能灵活。气以直养而无害,力由曲蓄而有余。渐至物来顺应,是亦知止能得矣!
解释:
“百炼钢”表示纯度,不是表示硬度。运,化一动为无穷多小动为运。以手为例,每一动都须大脑下达指令后开动,动一惯性距离停住,等待接收下一指令,再进行下一动。这两动之间,不仅大脑指令之间有间隔,在动与动之间也有间隔,我们有两个任务,其一是使惯性驱使下的动减少到没有;其二是使动与动之间间隔小到没有。这两个目标,须要千锤百炼,方法就化“动”为“运极”,用一个字概括就是“慢”。当密到没有间隔,当灵到没有惯性,就成“百炼钢”。结合上一句“行气如九曲珠,无微不到”,指周身上下每一处都化“动”为“运极”。注意,慢只是增长功力的练法,不是克敌制胜的用法。
鹘,是隼,俗称小鹰,与老鹰自是不同,比老鹰多些谨慎,少些笨拙。捕鼠之猫,迈步轻灵稳健,没有丝毫声息,全神贯注,无丝毫倦怠。
尤其是在“收”与“放”这样的转折点之间转换,勿使神意气劲有丝毫间断。如环无端,首尾相衔。故“收”即是“放”。
“极柔软”,即是“行气如九曲珠”,“能坚刚”就是“运劲如百炼钢”。“极柔软,然后能极坚刚。”是说“行气如九曲珠”与“运劲如百炼钢”之间有着因果关联。
以心行气,行气如九曲珠。心即理,道心即天理。气之行因道心为导向而循乎天理,故有天然之则,是为“气以直养而无害”。
“力由曲蓄而有余”就是阴阳相济,虚实兼到,每一动都保持多维自由度,可任意攻守进退,留有变化余地,力亦因此而无穷竭。
“知止能得”的“止”在身形上是界限,在思想上是“度”,换句话就是说“无过不及”。综合“行气能无微不到”“运劲如百炼精纯”“形神似鹘猫捕猎”“气合于天然循运” 无论坐卧立行,总合于天机动荡,自能物来顺应。
觉知至此,已经无法再度精进,似乎皓首穷经易无精进一分,皆因觉知与践行具有同一性,学者至此,该当究竟“心气”二物,务使作用于工作生活刻刻,念念不忘,必有回响,刻刻留心,方有所得。所谓“知止能得”不外乎如此。